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大眾汽車漲勢不減 中國市場支撐過半

2020年1月14日

大眾汽車的銷售量依舊旺勢喜人,其中尤以中國市場最為火爆。不過,有消息稱,今年中國汽車市場也將出現低迷勢頭。

https://p.dw.com/p/3WA3x
China Shanghai - Volkswagen Crossover Utillity Vehicle
2017年上海大眾展示新車型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F. Gentsch

(德國之聲中文網)還記得"柴油門"醜聞嗎?大眾曾為其旗下車型的廢氣排放指標提供虛假數據。但很多人想必已經忘記了這一醜聞,否則就很難解釋大眾車銷量仍繼續上升的現象了。去年大眾車的銷量高達628萬輛,比前年增加了0.5%。

僅去年12月,大眾就售出61萬5千輛轎車,同比增加14%。即便是環保指標極其糟糕、引起廣泛批評的所謂城市越野車型(SUV),也同樣受到顧客的歡迎。大眾公司表示,去年銷售總量中,SUV佔比高達近30%,比2018年提升了近十個百分點。

在最初引爆"柴油門"醜聞的北美市場,大眾車去年12月的銷量下降了7.9%。但由於大眾最主要市場中國的銷量見漲,北美市場的下滑影響非常有限。12月,中國大眾車的銷量增漲了22.2%,達到35萬輛。就此,2019年大眾總銷量的一半是在中國市場實現的。

市場佔有率繼續提升

大眾銷售經理史塔克曼(Jürgen Stackman)在總結2019年業績時表示:"2019年,我們通過提高市場佔有率使我們的市場地位又得到進一步鞏固。"史塔克曼對德國《商報》表示,大眾目前的全球市場份額大約為8%。

China 2019 Volkswagen in der Provinz Xinjiang | Teststrecke SAIC Volkswagen in Turpan
新疆的一條試車公路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Xinhua

不過,同其他汽車廠家一樣,大眾也不得不為中國汽車市場出現下滑做好準備。中國汽車製造商聯合會預計今年汽車銷量會下跌兩個百分點。而去年中國汽車銷售總量則下跌了8.2%。截至去年12月,中國汽車市場連續十八個月呈現下跌勢頭。

在中國,使用替代能源車輛的銷量同樣也在下滑,去年總體下跌了4%。而大眾電動車的銷量則在全球範圍內都有所上升,銷量增幅高達60%。不過,大眾去年628萬部的總銷量中,電動車只有區區八萬部。

提高電動車產量 減少員工人數?

從傳統燃油車到電動車的轉型過程也使整個汽車工業陷入焦慮狀態。德國國家機動車未來平台(Nationalen Plattform Zukunft der Mobilität)周一發布的一份調研稱,截至2030年,隨著電動車的產量提升,德國將有四十萬個工作崗位受到威脅。因為,專家們普遍認為,同傳統車輛的生產相比,生產電動車所需的工人數量將大大減少。

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總幹事謝爾(Kurt-Christian Scheel)則立即批評這一調研報告"聳人聽聞"。謝爾稱,這份調研報告的假設前提是,德國在2030年只擁有很小的電動車和電池生產規模,但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不過,慕尼黑IFO經濟研究所的調研也顯示,替代型動力的興起已經造成了德國汽車產量的下跌,並對德國整體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根據IFO的估算,2019年由於德國汽車工業表現"疲軟",給德國經濟總量帶來了0.75個百分點的損失。IFO市場部主任沃爾梅豪澤(Timo Wollmershäuser)表示:"汽車工業的轉型已經對就業市場產生了影響。今年以來,汽車工業的員工人數拋去季節因素後下降了1.3%, 下降幅度比其他行業明顯的多。"

Deutschland Volkswagen - Produktion von Batteriezellen für Elektroautos
大眾汽車的一處電池生產基地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 Stratenschulte

銷量增加 產量下降

沃爾梅豪澤同時指出:有意思的是,"2019年對德國造車輛的需求量繼續增加,但這些客戶得到的車輛卻並不是德國境內廠家生產的。"德國境內的汽車產量去年下降了8.9%, 而此前一年也下降了9.3%。"德國汽車製造商都在擴大境外生產基地,然後返銷德國。"沃爾梅豪澤認為,德國汽車廠家向境外轉移生產基地的一個可能原因是,境內廠家正在為轉型生產電動車做準備。

來自IFO的專家認為:"在轉型過渡期,德國境內將不再生產新車,此前在德國境內生產的傳統動力車型將轉往歐洲其他國家生產。"

電動汽車: 德國廠商能否後來居上?

達揚/葉宣(德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