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在德華人系列(6):作曲家

德國之聲 邱璧輝2005年6月20日

作曲家董昭民已經在德國住了15個年頭,這幾年來逐漸嶄露頭角,光是2004年一年之中就有40場的演出,有些是他的古箏或古琴演奏會,有些是別人演奏他的創作曲。在德國這樣的音樂聖地,一個亞洲人想要在此取得一席之地確實不容易,但是董昭民做到了!

https://p.dw.com/p/6o93
光大中華文化圖片來源: DW

1990他21歲那年,聽從了老師的建議中斷他在台灣文化大學音樂系的學業,負笈德國,就讀於科隆音樂學院,專攻實驗作曲和現代作曲,1999年結束學業,並且獲得科隆市政府所頒發的作曲獎,他也因此得到藝術家的簽證, 一直到今天。之後又到埃森深造,終於獲得德國的高級作曲家文憑,這已經是作為作曲家所能拿到的最高學位。

為什麼當初選擇科隆而不選擇音樂之都維也納呢?他說:「我本來打算考三所學校,分別是科隆、慕尼黑和維也納,結果科隆音樂學院的考最先,結果我一下子就被科隆音樂學院錄取,所以就懶得再考其它學校。其實申請音樂院的位子很麻煩,考試之前要先去找住宿的地方,還得先去拜訪教授,考試時還要參加許多測驗。」

隨遇而安的性格,讓他很快的進入德國人的世界。在德國求學期間董昭民努力學習觀察、經常出去旅行、認識各地的文化和風土民情,同時也常常思考,為什麼像德國這麼保守、這麼自我壓抑的民族,居然會創造出如此優美而豐富的音樂,特別是在他的專業領域「現代作曲」方面,德國人居然可以毫無阻礙、極端大膽地嘗試各種其它民族可能不敢碰觸的創作實驗。

Chinesen in Deutschland: Musiker
圖片來源: DW

面對德國人兩種極端的發展,一方面保守而講求秩序和倫理,另一方面卻是瘋狂的追求絕對的自我,發展任何新的可能性,董昭民有他自己的體會。他說:「德國人非常特別,他們非常保守,但是在藝術方面的成就卻又如此輝煌,這是一個差異非常大的現象,但也因為他們保守,所以將感情發展,宣洩在藝術上,這是一種直接表達自己的方式。」

董昭民是以西洋音樂起家的,他承認自己原先有一些看不起民族音樂或是傳統音樂的,主要是認為他們沒有經過完善的整理,沒有系統化,因此沒什麼好學的。但是近年來,他逐漸發現中國或台灣的民族音樂其實已經有很大的進步。而且,另一項考慮也促使他開始從東方的民族音樂中尋寶。

他說:「我從學校畢業以後,才想到有關自己的音樂的定位問題,作為一個亞洲來的作曲家想要在歐洲生存,我認識到,如果沒有一點自己的東西,沒有屬於自己文化的東西是不行的。因為德國人也希望能從外國人身上學到一些新的東西。一般外國人來德國是學他們的東西,當然如果你天分很高,你可能可以繼續發展他們的東西,但是歷史洪流浩瀚,我這個20多歲的小毛頭來德國學了10多年後,我不可能完全掌握到他們整個的音樂歷史命脈,然後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創造他們的音樂。我只能把我們血液內的東西拿出來和他們血液內的東西做交流。」

Chinesen in Deutschland: Musiker
圖片來源: DW

基於這種認識,他開始學古箏,關心台灣和中國各地的民謠,原住民音樂或是中國少數民族的音樂,也開始和來自台灣或是中國的音樂家合作。比如從2年前他便和一位來自內蒙古來的音樂家孟福柱合作了好幾場音樂會,得到相當的肯定。

這幾年來董昭民跟台灣的樂團和音樂家們密切合作,經常往返台灣和歐洲。他如果現在回台灣教書,同時從事音樂創造的工作,肯定能賺比現在多更多的錢,但是他確定暫時不回台灣,因為他擔心在台灣那樣一個五光十色的環境裡,會沒有時間沒有心情去創作。

他不是害怕賺錢,不是不需要錢,更不是不喜歡教書, 而且他知道如果去教書可以教學相長,自己可以從中學習很多東西,但是他滿意現況。他一天24小時全都可以用在自己的創作和工作上。

所以董昭民選擇仍舊留在德國。他寧可生活寂寞些,清苦一些,也不願迷失在台北的滔滔紅塵中!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