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向港人伸援手 英國擴展BNO入籍權

2020年7月1日

英國在7月1日明確表示,港版國安法嚴重違反了《中英聯合聲明》,英國將向BNO持有者提供入籍的可能。此舉顯然惹怒北京,中國外交部回應稱,英國此舉「既違背自身承諾,又違背國際法」。與此同時在美國、德國等地,也有建議政府向港人提供庇護的聲音。

https://p.dw.com/p/3edP1
Hongkong Proteste mit britischem Pass
香港目前有大約300萬人有資格申請BNO護照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Kin Cheung

(德國之聲中文網)英國外交大臣拉布周三(7月1日)在國會發表聲明,就新生效的港版國安法做出回應。拉布稱,英國將會信守承諾,兌現之前對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持有人的許諾。

拉布表示,對於BNO持有者英國將會先提供5年的居留許可,這期間可以工作或讀書,這5年後可以選擇申請長期居留許可,再過1年可以選擇入籍英國。他還強調,不會有名額限制。

BNO即"英國公民(海外)身份/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根據英國媒體報導,香港目前有大約300萬人有資格申請BNO護照。

英國首相約翰遜也在國會表示,中國在香港施行國安法"清晰而嚴重地破壞了"《中英聯合聲明》,他也表示,即便北京反對,英國也會向BNO持有者提供在英國生活以及未來入籍的可能。

外交大臣拉布此前就表示,英方有強烈願望,向香港的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持有人提供幫助。 一些國會議員也敦促拉布,對北京和香港的某些官員實施制裁,他們稱這些官員參與了他們所稱的對香港人權的侵犯行為。

同一天,英國外交部常務次官麥克唐納召見英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就中國在香港實施國安法表達「深切關注」。當地傳媒報導,這是英國自1984年以來,第二次傳喚中國大使。

北京:「一切後果由英承擔」

對於英國為香港BNO提供在英居留和入籍可能,北京周四(7月2日)做出回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當天的例行記者會上稱,英國此舉所造成的「一切後果由英方承擔」。

趙立堅還重申香港事務是中國內政,表示「香港回歸前,英方明確承諾不給香港BNO持有人在英居留權,如今無視中方嚴正立場執意改變政策,為有關人員在英居留和入籍提供路徑,嚴重違背自身承諾,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中方對此表示強烈譴責,並保留作出進一步反應的權利」。

美方動議:香港公民應易於在美國獲庇護

在中國出台引起爭議的港區《國安法》後,美國部分國會議員也在周二(6月30日)提出一項法案。根據該法案,香港公民將更容易在美申請政治庇護。由國會兩黨議員提交的該法案規定,誰因參加和平示威和發表言論遭到或擔心受到迫害、或已經受到傷害,應能與家人一起在美國申請庇護。

該法案規定,來自香港的庇護申請人數量不受限制。美國現行法律規定了國家每年能接受難民的上限。共和黨眾議員柯蒂斯(John Curtis)聲明,"香港人民表達了他們的願望,為我們所珍視的基於自由的美國價值而戰"。魯比奧(Marc Rubio)參議員強調,美國必須幫助 "不屈不撓"抵制北京共產黨領導人的人們。

該法案能有多大機會獲得國會兩院通過,目前尚不清楚。不過,美國國會迄今清楚地站在呼籲自由與民主的香港示威者一邊。

德國社民黨:德國應向香港公民提供保護

在德國,也不乏有支持柏林向港人提供庇護的聲音。德國社民黨聯邦議會黨團的外交發言人施密德(Nils Schmid)在接受《世界報》採訪時表示,"德國應大度地向香港公民提供居留權"。他強調,港區《國安法》"嚴重限制了香港的法治"。

施密德批評聯邦政府總理梅克爾(基民盟籍)仍持這樣的觀點--"經濟發展和轉向市場經濟幾乎就會自動促進靠攏西方標準",而通過中國目前的政策證明了並非如此。他表示,德國必須看到,"中國現在是一個新興的國家,不僅在經濟和技術上與我們競爭,而且首先也是一個制度競爭者,並以咄咄逼人的方式表達其社會的和政治的觀點。"

收容港人 台灣民眾怎麼看?

凝煉/ 李魚(德新社,路透社,法新社)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