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台灣政界:不接受一中前提下談撤飛彈

2010年7月31日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表示,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可就撤飛彈和軍事部署在軍事互信基礎下討論。台灣方面對此僅表示,兩岸協商進程秉持"先經後政、先急後緩、先易後難"的政策。而朝野立委則強調,不能接受一中前提。

https://p.dw.com/p/OYpg
資料圖片:台灣的天箭2型導彈圖片來源: AP

一中前提下可討論撤飛彈

在"八一"建軍節前,中國官方安排中外媒體參訪北京軍區工兵團,演練並介紹軍隊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行動及軍隊建設情況。台灣媒體在記者會中提問,台灣朝野政黨對兩岸和平談判共同看法是,希望中國軍方先撤出福建沿海導彈部署,中國大陸是否有評估撤飛彈的議題?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回應表示,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也是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大陸一直呼籲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商談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他指出,兩岸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所面臨的最大困難應是"一個中國"原則。堅持這項基本原則,包括撤飛彈、軍事部署等問題都可進行討論。

台灣無法接受一中原則

這兩年隨著兩岸新形勢發展,兩岸在人員往來、經貿交流,均呈現前所未有的新局。在兩岸實現直接三通,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之後,北京是否"以經促政",成為媒體關切的焦點。馬英九總統在七月一日"後ECFA時代國安戰略 "記者會上曾重申,過去他多次呼籲大陸撤除飛彈,但他也認為,政治與經濟應先暫時分開處理,撤飛彈的問題,不是那麼容易可談出結果。

中共軍方提出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兩岸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包含台灣希望大陸撤飛彈的問題。不過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卻說,在這個原則下,那就什麼都不用談了;國民黨立委林郁方則認為,中共軍方其實瞭解馬英九政府不會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會有這樣的說法,只是要劃底線,希望台灣不要再提撤飛彈的問題。

台灣國防部發言人虞思祖表示,中共目前對台部署千餘枚導彈,且多可機動部署,因此中共是否轉移對台部署的飛彈,在軍事層面並無實質意義。若中共願意主動轉移這些飛彈,使台灣人民感受到中共釋出善意的措施,國防部樂觀其成。國防部指出,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建立,事涉國家安全,國防部將依政府"先經後政、先急後緩、先易後難"的政策指導配合兩岸協商進程。

台灣司法界再起波瀾

民進黨政府時期前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涉嫌司法黃牛案,27日台灣高等法院更一審判決逆轉,從原來的12年徒刑改判為七個月,引起社會一片嘩然。在輿論的批判壓力下,引爆承審合議庭內的矛盾;受命法官崔玲琦、陪席法官陳恆寬請調離開審判長曾德水的合議庭,當初不同意判決結果的陳恆寬,更以倦勤為由憤辭法官。

據媒體報導,曾德水堅持應依普通詐欺罪輕判陳哲男,但陳恆寬自始至終認定,陳哲男身為府副祕書長扮司法黃牛,已形同公然以行政職務指揮司法體系,本就應該依法從重量刑;但因曾德水作風強硬,甚至表示將一肩扛起輿論責任,最終以兩票對一票妥協,作成判決。

陳恆寬發表聲明指出,司法最重要的基礎在"人民信賴",最近一連串司法事件,如今又因陳哲男案判決爭議,讓人民對司法公正產生強烈懷疑,他身為合議庭的一份子,必須為判決結果負起共同責任。陳恆寬說,個人去留事小,法官捍衛司法審判獨立和司法改革事大,絕大多數法官均是盡忠職守,他堅信法官自省、自清的力量已集結,也認為輿論對司法的批判是司法改革的動力,請社會大眾繼續支持司法改革和鼓勵。

兩法官風評大不同

陳恆寬法官由於在審案的表現傑出,判決書的品質也頗受好評,被司法院所賞識,幾年前還特別參與刑事訴訟法的修正。目前新施行的刑事訴訟法,有一半的修正是出自於陳恆寬,在法界是公認的優秀法官,他的請辭無異在法界丟下另一顆震撼彈。高等法院表示,將會全力予以慰留。

至於合議庭審判長曾德水,曾因一起案件的審理過程遭到監察院彈劾。固然曾德水對陳哲男案認為問心無愧,但他在司法界的作風卻頗受爭議。

作者:尼爾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