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厄齊爾和他的"祖國"

2010年10月8日

在南非世界盃上,德國的"聯合國部隊"把世界給震撼了一把。其中包括新的進攻指揮官厄齊爾。他在世界盃後更加大紅大紫,就連在遙遠的中國也廣受關注。但是,周五他要為德國戰土耳其。而柏林還不知道是誰的主場。

https://p.dw.com/p/PYeW
厄齊爾在伯納塢慶祝他的「處子球」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EXPA/Alterph

土耳其的主場

在歐洲錦標賽預賽的小組裡,被視為最強兩支隊的德國和土耳其10月8日將在柏林首次遭遇。但許多德國媒體把這個地方稱為土耳其的主場。在1999年慕尼黑的歐洲盃小組預賽裡,也是德土之役,德國主場,據稱到場的土耳其球迷達45000人,超過了德國球迷。那場比賽的結果是0:0。

Türken in Berlin-Kreuzberg
柏林土耳其人聚居區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dpa/dpaweb

柏林有約20萬根在土耳其的居民,是土耳其本土之外最大的土耳其人聚居地。柏林球場可容74244名觀眾,球票早已售完。15000張是給土耳其足協的。30000張是"自由銷售"。足球場負責人表示,誰也不可能知道,多少張球票是賣給了土耳其球迷的。

16歲的柏林年輕人卡安‧居爾(Kaan Guel)對德國之聲記者說:"我相信有許多土耳其人或者土耳其裔德國公民買了票,包括我這個隊裡的一些小夥子,所以我相信,這將成為土耳其的主場。"

卡安是土耳其延斯波隊(Tuerkiyemspor)B青年隊的一員。這支球隊並不在土耳其,而是柏林數個土耳其人辦的足球俱樂部之一,該隊跟柏林其它球隊一樣在各個層次的聯賽裡奮斗著。

希丁克的主場

希丁克在中國是個大名鼎鼎的人物,2002年他幾乎把韓國隊帶入了世界盃"一流"位置。在俄羅斯最後關頭失敗之後,他今年夏天擔任了土耳其國家隊主帥。

Olympiastadion Berlin WM 2009 Flash-Galerie
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有意思的是,荷蘭人希丁克在土耳其講的是德語。這是他掌握得最好的外語。他的助理教練切廷(Oguz Cetin)給他當翻譯。切廷曾經在德國奧格斯堡生活過。其實,對球隊裡的許多人來說,根本就不需要翻譯,比如在拜仁效力的大阿爾騰托普和他的弟弟,多特蒙德的薩辛(Nuri Sahin),曾效力於赫塔的巴爾塔(Hakan Baltas)。他們都是在德國長大的土耳其青年。

他們對德國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就像柏林土耳其延斯波隊守門員杜爾馬次(Yunus Durmaz)對德國之聲說的:"這場比賽是我的第一愛戰我的第二愛。第一愛是土耳其,因為那是我的家鄉。第二愛是德國,因為我是在這裡長大的。"他說,他希望土耳其能贏,但如果德國贏了,"也並不壞"。

如日中天厄齊爾

所有這些土德"混生"兒裡,厄齊爾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說起來,他真正的引人注目也就是幾個月的事。在南非世界盃上,在德國對澳洲的第一役裡,他引起了全世界的驚呼。然後一發而不可收拾。

FLASH-GALERIE Symbolbild Mesut Özil und Real Madrid Fragezeichen Variante 2
加盟皇馬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DW-Montage

世界盃後,他成了轉會市場上最大熱門,幾乎歐洲所有頂級俱樂部都對他表示興趣,最後"花落"皇馬。其實,皇馬大帥穆裡尼奧本來對他興趣雖有,但並不那麼迫切。即使在卡卡受傷,俱樂部決定"提前"(原定明年)引進厄齊爾之後,穆帥似乎也是把他當成培養對象、明日之星看待的。在西甲首場比賽裡,他替補上場,雖未有斬獲,卻贏得一片呼聲。於是,他在皇馬主場、著名的伯納塢登場了,而且,他立即就讓伯納塢沸騰了:連續兩場主場比賽,包括歐冠第一戰對著名的荷蘭阿賈克斯,他連續兩次在80多分鐘的時候被榮譽撤下,享受全場球迷起立歡呼。西班牙的報紙說,這樣的待遇連法國大師齊達內都沒有享受過。把他跟什麼巨星比的甚至相加的都有。有了他,穆帥據說真的在考慮把巨款買進的卡卡轉讓出去的可能性了。

接下來的幾場比賽,厄齊爾陷入了一定的低迷,再也沒有出現那兩場的輝煌。但是,西班牙人仍然高度肯定他。就在"低迷"之中,他在與法甲歐塞爾的歐冠第二戰裡替補上場,卻傳出了關鍵的制勝一球;在與拉科魯尼亞一役裡,他先傳一球成全了C羅,再自己進一球,打開局面,把攻堅戰變成了防反大餐。然後再次"隱退"。

在中國,顯然也出現了一大批厄迷,看來尤其是90後。百度的厄齊爾吧相當熱鬧,裡面許多吧友是十幾歲的學生,甚至似乎女生甚多。儘管厄齊爾至少不俊,被中國的一份報紙還幽默地說成眼睛太大,所以不敢快跑,生怕把眼睛跑丟了。

厄齊爾的"祖國"

然而,如日中天的厄齊爾忽然就碰到問題了。他的好朋友、拜仁的大阿爾騰托普在德土大戰前忽然發表了一番針對他的言論。大阿嘲諷地說:"作為德國國腳,梅蘇特可以得到很多他在土耳其得不到的,比如能夠提高身價,掙更多的錢。試想想,如果厄齊爾沒有代表德國隊打世界盃,皇馬還會引進他嗎?""厄齊爾選擇德國,完全就是生意上的事,讓自己處在一個能得到更多關注的地方。"

對此,厄齊爾予以強烈反擊:"我們家三代都生活在德國,我自己出生在德國,從小就在德國的青年隊成長起來,我感覺相當舒服。除了效力於德國隊,我無法想像自己會代表另外一個國家出戰。"

其實,上一輩或者祖上是一個國家的,現在代表另一個國家,這樣的運動員哪裡都有。比如中國人熟悉的關穎珊,她的榮譽都是為美國拿的,但中國人同樣以她為自豪。在德國國家隊裡,以前"外來兵團"頂多稀稀拉拉幾個人,本屆南非世界盃大變模樣,23人裡11人是"外來"的,將來可能會更多。最新的如當前德甲領頭羊美因茨的小將霍爾特比是英德雙重國籍的,受到兩國國家隊爭奪。他選擇了德國,因為他認為在德國隊有希望拿世界冠軍。他那來自英國的爸爸支持他。

"祖國"和"出生國"

Auszeichnung von WM-Spieler vom Bundespraesident Christian Wulff Flash-Galerie
獲勳圖片來源: dapd

按說,厄齊爾已是在德國的第三代,更應該沒有問題了。但他是土耳其人,這卻又有些不同。從最近的扎拉青風波,尤其是引起的反響裡可以看出,許多德國人對伊斯蘭教,對穆斯林,尤其對在德國最多的穆斯林土耳其人是"有看法"的。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會有許多在德國出生與長大的土耳其人也有"自己的看法"。

上述柏林土耳其延斯波隊成員科瓦(Yusuf Kova)對記者說的這番話就反映了那麼一種非常複雜的心態:"我想說,因為厄齊爾沒有得到土耳其國家隊的邀請,我覺得他決定為德國效力的做法是正確的。但我覺得,每個球員都應該為他的祖國效力,因為應該是這樣的。如果我得不到土耳其的邀請,我也會為德國踢球的。"

"祖國"在這裡的含意似乎很模糊。《西德意志匯報》發表文章說:多特蒙德的薩辛周五在柏林為他的"祖國"而戰,而厄齊爾為他的"出生國"而戰。其實,許多德國人為厄齊爾感到自豪,世界盃後他的人氣甚至超過了"雙獎王"托馬斯‧穆勒,日前他更是跟國家隊教練和隊友們在柏林獲得德國的國家勳章。他被梅克爾總理稱為"融合的典範"。但這裡面畢竟有一種說不清的感情與感覺的糾纏,《西德意志匯報》的報導最後說,人們問厄齊爾,如果在比賽中他破了土耳其的門,他會怎麼樣,興奮地歡呼嗎?他的回答是:再說吧(Ma kucken)。

作者:平心 / Mathias Boelinger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