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伊朗大選考驗德國外交

2008年3月14日

伊朗人對外來干預十分敏感。大選之際,德國在伊朗核爭議上的強硬立場有可能使它與該國迄今的良好貿易關係受到影響

https://p.dw.com/p/DOVI
伊朗大選,改革派人士幾乎全被排除在外圖片來源: AP

大選投票前數小時,伊朗議會議長阿達德-阿德爾表示,此次大選與美國無關。他認為,華盛頓試圖分裂伊朗人,試圖使伊朗議會成為美國的附庸,但這不會成功。若干保守派人士齊聲討伐改革派議員姆瓦扎厄穆,他們指控他接受了「美國之音」的涉及此次選舉的採訪。不過,受到抨擊的不僅是美國這個試圖與伊朗自由派力量取得聯繫的「撒旦」,而且還有德國。

德國駐德黑蘭大使洪索維茨便遭到伊朗媒體和官方的猛烈攻擊,原因是,他會晤過改革派運動領導人穆汗默德-賴扎.哈塔米,並聽取了後者對伊朗「 拙劣外交」的抱怨。洪索維茨是一位老資格的伊朗及中東問題專家。他指出,其實,他也同保守派政治家交談過。

但是,伊朗方面強調說,洪索維茨也會晤過伊朗前總統哈塔米,而且是在聯合國安理會最近一次表決通過對伊朗加強制裁最新決議前夕。按保守派的看法,這顯示,目前幾乎已被視為敵對陣營一員的德國正與伊朗改革派一起共同制定反伊朗政策。

不只是選戰手段
毫不奇怪,這類事件正好發生在大選之前,此外,相關的抨擊部分地也屬於選戰。儘管如此,德國方面仍不能對此掉以輕心,原因就在於,相關的抨擊恰好碰到了伊朗人的痛處:如果世界上還有什麼可能讓各類伊朗人作出最敏感反應的東西,那就是外界對伊朗事務的事實上的或「被懷疑」的干預。

這一情結來源於歷史。伊朗曾多次成為外國列強的「皮球」或至少被挪入其「勢力範圍」。旨在擺脫這一狀態的「伊斯蘭革命」29年後,「外來勢力干預」的幽靈依然縈繞於伊朗人的腦際。這一情緒強烈之極,以致於第三方對本國那些落後現象的批評也會引起反感。
伊朗方面無需費心去找例證。在德黑蘭看來,美國要求伊朗政府更迭就是一個明證,而華盛頓在伊朗核爭議上的態度是又一個例證。現在,又加上伊朗對歐洲、尤其是德國的失望甚至氣憤。在許多伊朗人眼裡,德國本是一個友好國家,在很多方面還是一個值得傚法的榜樣。而一段時間以來,柏林在伊朗核問題上以及對該國實施制裁問題上所持的立場在伊朗人那裡引起越來越多的詫異、不理解甚至憤怒。

德國的「背叛」
伊朗人可以接受美國,但不能容忍德國。一名甫從德國訪問歸來的伊朗人就忿忿不平地表示,有朝一日,伊朗會與美國重修舊好,卻不會忘記德國的「背叛」,那時,德國人可不要感到奇怪。「受到欺騙的友誼比直率的敵意更讓人痛苦」。

德國以致整個歐盟都將面臨與伊朗關係緊張的時代。歐洲人在政治上使伊朗失望,為此將受到懲罰,遭到伊朗方面更多的蔑視。眼下,俄羅斯大使已經是德黑蘭最重要的外國使節。而政治一旦不行,生意經也將難念。如今,中國、日本和韓國三家已經成為超過整個歐盟的伊朗第一貿易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