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美間充滿猜疑而又相互需要

2011年1月19日

中美兩國之間充滿了不信任,但是又彼此需要。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認識到,要解決任何全球性的緊迫問題,都離不開中國人。合作有利於雙方,對立只會讓雙方的社會精疲力盡。兩國首腦開誠布公地交換意見遠比捉迷藏般的猜測更好。

https://p.dw.com/p/zzWj
圖片來源: AP Graphics/DW

總體上不穩定

針對胡錦濤訪問美國,《南德意志報》1月18日的評論認為,中美兩國的關係「總體上相當不穩定」,「不斷加劇的軍事競爭只是諸多的衝突領域之一」。「歐巴馬在2009年11月訪華時,人們還談到雙方共同的新紀元,甚至某種形式的『G2峰會』。可是,在此後的14個月裡,氣氛再次明顯地惡化。」


該報寫道:「在美國向北京的對頭台灣供應武器之後,中國再次凍結了對美軍事關係,一直到現在胡訪美前夕,才出於策略的原因重新恢復。中國也難以忘記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歐巴馬2010年2月與另一位獎得者達賴喇嘛的會面。現在,一位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在華盛頓會晤一位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關進監獄的國家主席,還是第一次。對於諾貝爾獎頒發給中國持不同政見者劉曉波,北京的政治家們公開抨擊為『美國人的陰謀』。目前,雙方距離一個健康或者僅僅合作的關係還相差甚遠。」

該報認為,「感覺不到什麼『中美共同體』或者『G2峰會』,其實不過是兩個相互依靠的對手」。該報引述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在一個原則性講話中的說法:「我們是兩個複雜的民族,歷史大不一樣,政治制度和觀念也截然不同。」


相互依賴性在增加

該報也指出:「在美國,這種認識在漸漸增加,要解決全球的任何緊迫問題,從世界貿易的不平衡、氣候變化到北韓的核威脅,都離不開中國人。同時,面對日益自信甚至傲慢的中國領導人,華盛頓的挫折感也在增加。」
該報接著寫道:「讓人難忘的是,中國的掌權者在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上只派了一位副外長與歐巴馬會晤,以此來愚弄美國人。」

「希拉蕊•克林頓寫道,中美相互間的『不信任』根深蒂固。從谷歌逃離中國、美國商人對國企勢力再度增強的中方保護主義的抱怨,到認為北京固執地堅持壓低人民幣值,美國的失望夠多。亨利•季辛吉在華盛頓郵報上警告提防新的『冷戰』,絕非言過其實。」

這篇評論也指出,「隨著所有這些對抗的充分發展和終結,中美之間的相互依賴在增加。雙邊貿易的繁榮前所未有,而美國的對華貿易逆差也同樣如此。希拉蕊•克林頓作為國務卿上任後出訪北京時說,批評自己的債主很難,這是對中國的外匯儲備高達2.9兆美元的影射。」

該報認為,「出於同一原因,北京也得擔心美元的衰落。這兩個巨人在軍事上如同在經濟一樣都依賴於合作。季辛吉写道, 『事實上,任何一方都不能壓倒另一方,雙方之間的衝突卻會使各自的社會精疲力竭。』」

《商報》則強調,「兩國的多數人都認為這兩個強國之間保持良好關係是重要的。因此,胡錦濤和歐巴馬会談是好事。中國人現在更坦率地說明自己想要什麼、如何評價自己的立場,或許也是好事。繼續幾十年來的捉迷藏游戲會比誠實的意見交換更具危險性。」

摘譯:林泉

責編:葉宣

以上文字摘自或編譯自其它媒體,不必然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