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足球:不掃黑不行!

本文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4年10月28日

中國足球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今年年初組成「中國超級聯賽」的十二個俱樂部中,有七個俱樂部致函中國足協,要求立即中止目前的賽季,採取必要改革措施後再重開比賽,否則它們將抵制「中超」的比賽。這封信揭開了中國足球的弊病:廣為蔓延的腐敗。

https://p.dw.com/p/5mjo
中國球迷與英國球星貝克漢在一起

法蘭克福匯報寫道:「不與腐敗作鬥爭的中國足協也感受到球迷的憤怒。例如裁判問題:作為內行,足協副主席楊一民公開說,348名聯賽裁判中,他只能為兩名裁判的公正性打保票。2002年,官方的新華社記者楊明在經過『淨化』處理的『黑哨調查』一文中說:『足球的腐敗難以想像,沒有一場聯賽沒有欺騙。』接著,足協宣佈開展大調查,結果是,北京裁判龔簡平-混水大池塘中的一條小魚-成了替罪羊,因受賄十萬元被判十年徒刑。

龔簡平判刑後,反『黑哨』的運動也就停止了,不允許繼續報導,因為球員、教練、俱樂部老闆和體育官員都捲了進去。『黑哨調查』說,每個賽季的台下交易額超過一千萬元。為什麼俱樂部老闆要用這麼多錢行賄呢?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受體制的約束,另一方面也因為他們自己腐敗。因為一個球隊如果高居榜首,它就為其所在城市增添了光彩,這個城市的幹部也就多了升遷機會。黨的幹部地位高了,他們就更有權力,也就擁有更多的國家資源,俱樂部的老闆也就可以從中獲得好處。這是一筆雙贏的生意,讓誰去控告誰呢?」

南德意志報寫道:「憤怒無奈的球迷們從沙啞的喉嚨發出了『裁判腐敗』的吼聲。生活周刊說,所有裁判現在都成了懷疑對象,俱樂部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1994年職業聯賽剛成立不久,就出現了第一批醜聞,懷疑的陰影一直陪伴著中國球員2002年走到漢城:為了保住級別,一些俱樂部甚至能取得11比2這樣懸殊極大的成績;還有一些比賽的結局正好能使澳門賭場老闆贏得巨額賭資。吉利汽車公司老闆、浙江隊贊助人李書福揭露說,2000/2001年賽季,為了買得本隊獲勝,他平均每場花六萬元,現在漲價了,據生活周刊說,每場漲到二百萬元。

北京的一支球隊逃避比賽,兩支上海球隊上星期在球場上不是用腿比賽,而是用拳頭較量。一位受尊敬的韓國教練撂挑子不幹了,因為球員『出賣』了他,。連主要從事虔誠宣傳的新華社評論中國的聯賽也用了『一場醜劇』這樣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