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服裝衝擊世界,配額封堵不是辦法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4年5月20日

雖然中國紡織出口的潛力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來自中國的服裝已經大有洪水淹沒世界市場之勢。美國和土耳其希望繼續通過配額制度限制中國紡織品,而德國人則認為中國也為其它國家的紡織品和服裝提供了巨大市場,而且在中國已經成為世貿成員的前提下,對中國的紡織品出口潮宜疏不宜堵。

https://p.dw.com/p/54H8
中國的紡織女工:不只織下了半邊天圖片來源: AP

提起中國的紡織品,國際紡織品與時裝業業內人士感受十分複雜。一方面,中國本身就是個有著巨大商機的市場,另一方面中國的紡織業似乎有著無窮無盡的潛力,其出口產品的價格優勢能把其它國家的競爭對手衝擊得七零八落。為了阻撓中國成為世界紡織品市場上的超級大國,美國和土耳其這兩個紡織品生產大國正在動員其它國家聯合起來「圍剿」中國,企圖把世貿組織規定的2005年1月應該取消的對中國紡織品德配額制度再延長三年。

但是,按照世貿組織的游戲規則,美國和土耳其的這一企圖只能是一廂情願。大約10年前,世貿組織就達成了「紡織品與服裝協定」,決定取消配額制度,世界上重要的紡織品進出口國家都在這一協定上簽了字。改變這一協定需要有所有世貿組織成員國的一致通過,而中國已經是世貿組織成員,決不會作繭自縛,同意更改這一協定。另外,延長配額制度除了法律上行不通,在政治上也不大現實。

有來有往,德國服裝業也從中國受益

德國紡織業與時裝業協會主席約瑟夫.貝克曼指出,中國已經成為德國紡織業的重要夥伴,是德國紡織業在海外投資最多的國家,德國該行業的出口以亞洲地區增長最快;中國為面向出口的德國紡織業提供了不可估量的機會,這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更是如此。

貝克曼認為,面對中國紡織品的衝擊,封堵不是辦法,而是要通過其它辦法來使中國釋放出來的巨大能量走上正軌,使中國和世界其它國家都從中獲利。貝克曼說,一方面,應該避免過剩的中國紡織品沖垮世界市場的秩序,一方面要防止貿易壁壘措施走上惡性循環的怪圈,否則德國也將失去在中國的市場。中國對來自德國的技術專用紡織品和高級時裝需求很大,德國紡織業與時裝業協會為此專門在上海開設了代表處。

貝克曼指出,中國方面也已經認識到傳統紡織品大國對中國的恐懼與擔憂,這在德中專業人士的對話中有明顯表現。德國紡織業與時裝業協會與中國對等機構的人士有過多次會談,特別是今年三月在北京舉行的「全球紡織品經濟論壇」上,德方人士向中國同行講解了中國在紡織品與服裝出口上採取「自我限制」措施、從而避免世界紡織品市場失衡的必要性。貝克曼說,根據他的印象,中國方面非常理解這一意見,態度也很現實。因此,德中雙方似乎已經找到了一條政治上可行的辦法,這將有助於鞏固擴大「雙贏」的貿易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