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每天與歧視抗爭

2011年11月30日

愛滋病感染者受歧視現象仍在各國普遍存在。中國也有不少艾滋感染者出於膽怯、或是不願讓自己和家人招致排擠,而隱瞞患病事實。中國愛滋病感染者在求職等方面困難重重,一些艾滋患者的子女甚至被學校拒之門外。

https://p.dw.com/p/13JTx
圖片來源: AP

王濤(化名)坐在北京佑安醫院候診。他講話聲音很低,左眼略微向右斜。他說,有一年春節,當時他38歲,他的眼睛被爆竹炸傷,到家鄉河南的一家醫院後,醫生說必須立刻手術。王濤當時很緊張,因為他早年捐血時感染了愛滋病毒,現在眼睛要開刀,他不得不告訴醫生自己的病情:

"醫生一聽我是愛滋病感染者,馬上就說,不能給我做手術,讓我去北京大醫院治療。"

然而到了北京,王濤依然遇到諸多麻煩。一家專門醫治眼疾的醫院得知王濤的病史後,讓他去傳染病專科醫院就診。到了專科醫院,那裡沒有眼科。一來二去,王濤的眼傷拖了2個星期,最終錯過手術最佳時期,王濤左眼球萎縮,安裝了假眼。

愛滋病情恐牽連家人

從此,王濤盡可能的隱瞞自己的愛滋病情,因為不願給自己和家人帶來更多的歧視和麻煩。他的妻子和父母知情,並盡可能地給他提供幫助。他的朋友們和7歲的兒子則不知道他是愛滋病感染者:

"我兒子的學校不知道我的病情。中國有過這樣的情況,就是學校將愛滋病感染者的子女開除學籍。我不希望我兒子因為我的病情而受歧視。"

孟林是民間組織"中國愛滋病病毒攜帶者聯盟"秘書處的負責人,他本人也是愛滋病感染者,多年來為中國愛滋病感染者爭取權益、反對歧視做工作。孟林也深知中國愛滋病人的艱難處境:

"比如找工作難,或者出行旅遊過程中也會遇到困難。我們的目標是消除對愛滋病人的歧視,但這非常非常艱難。"

孟林回憶說,1995年他得知自己感染了愛滋病時,好像整個天都塌了下來。他的家人從此與他斷絕了關係。他從此沒有與父母取得過聯繫。當時他還經營一個企業。作為中國愛滋病病毒攜帶者聯盟秘書處的負責人,他曾接受過媒體採訪。結果他突然失去了幾個重要的客戶,生意越來越難做,以至於公司最終倒閉。

歧視現象仍存在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估計,中國目前有約74萬愛滋病感染者。其中大部分是所謂的"高危"群體,比如癮君子、同性戀、性工作者等。21世紀伊始,聯合國曾擔憂中國愛滋病感染人數到2010年會突破1000萬。官方的統計顯然遠低於這個預計。這與中國政府作的預防艾宣傳工作,以及免費提供治療的所謂"四免一關懷"政策有關。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中國負責人馬克‧斯迪爾菱(Mark Stirling)表示,中國中央政府在防艾抗艾方面已經取得很大進展,不過有時候地方政府各行其是:

"我們要做的工作一方面是敦促中國各地方政府也落實中央的精神,另一方面要讓民眾對愛滋病有更多的瞭解。"

中國愛滋病病毒攜帶者聯盟秘書處的工作重點也是讓民眾對愛滋病有正確的認知,不過孟林認為要在中國消除對愛滋病人的歧視還不是短期內能實現的,"可能不是10年內能實現的",孟林說,"也許需要100年時間。"

作者:Christoph Ricking 編譯:謝菲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