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專家:中國出口降幅會更大內需不會滑坡

石濤2009年1月13日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周二公佈的數據,繼08年11月中國出口總額出現滑坡之後,中國12月的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8%。海關估計,2009年中國的出口貿易可能面臨進一步萎縮。作為經濟發展倚重外貿的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外貿下滑對於中國經濟的總體影響不言而喻。而中國政府也正在設法通過擴大內需彌補外貿不足所造成的損失。德國之聲記者採訪報導如下。

https://p.dw.com/p/GXpD
牛年將到,這一年會牛起來嗎?圖片來源: AP

中國海關總署周二公佈,中國2008年12月出口額為1111.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8%,高於11月的降幅2.2%。而2008年11月,中國外貿出口出現了2005年2月以來的首次下降。

中國華東師范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黃澤民教授表示,中國出口下滑主要還是因為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我所瞭解的局部情況來看,上海的一些企業外貿訂單連續下降,情況比較嚴重,主要還是外部需求收縮,所以影響出口。這不僅表現在最終商品,而且也表現在很多工業製成品,包括生產的零件和零件,現在都有很大的影響。"

據華爾街日報消息,中國外貿出口下降的同時,進口也出現大幅萎縮,下滑幅度遠高於出口。2008年12月中國進口總額為721.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高達21.3%。進口大幅萎縮是否意味著中國國內市場需求出現滑坡呢?國際經濟學家黃澤民教授並不這樣認為,"中國實際上很多外貿加工企業都是來料加工,是代工企業。在生產出口產品的時候就需要大量的進口來帶動,所以這方面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中國內部需求還沒有發生明顯收縮的現象,進口消費品沒有出現很明顯顯的下降。因此進口的下降其實是由於出口下降而導致的。"

有專家預測,稱中國2009年外貿出口相比2008年將減少5%。而黃澤民教授則認為這一估計甚至還過於樂觀,"我沒有進行測算,但從目前來看,關門的企業越來越多,停工的企業,收縮生產線的企業都在增加。 這個情況到底會嚴重到怎樣程度,我看主要是取決於美國和歐盟的狀況,如果美國和歐盟情況不佳,那中國不利的情況還會加劇。歐盟佔中國出口20%,美國19%,如果這兩個地方不好,那對中國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為了應對世界經濟衰退所導致的外貿減少,中國政府也推出了金額高達4兆人民幣的刺激經濟計劃,以求提振國內需求,確保國民經濟增長和就業崗位。黃澤民教授認為,這一政策的總體趨向是積極的,"一個是財政的投資,還有一個是直接對需求方面的刺激,包括增加退休金,這個政策已經落實到位。投資方面特別是對於鐵路方面投入很大。因為中國鐵路比較落後,所以今後幾年中國鐵路建設,對於拉動國內經濟,包括增加就業機會,從而間接刺激需求,它的影響還是比較積極的。另外中國現在貨幣政策也非常寬松,去年第四季度中國的銀行貸款額度猛增,所以我想國內需求急劇收縮,經濟大幅度回落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