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太空人太空行走為建立太空站奠定了基礎

2008年9月27日

周六,中國太空人在太空完成了令人注目的出艙活動。中歐夏令時上午10時45分,神舟七號飛船41歲的太空人翟志剛離開軌道艙,進入太空,停留約20分鐘。這是世界宇航史上中國太空人首次進行的太空行走。德國媒體認為,對於中國航天事業來說,這次太空行走具有象徵意義。

https://p.dw.com/p/FQBM
太空人翟志剛在艙外太空中作業圖片來源: AP

中國中央電視台實況播出了這一活動的全過程。神舟七號飛船圍繞地球運行到第29圈時,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於中歐夏令時上午10時35分向航天員發出了出艙指令。接著,太空人翟志剛開始開啟軌道艙艙門。他在離開軌道艙、進入太空後,向全中國和全世界人民問好,並揮動由太空人劉伯明遞上的五星紅旗。第三名太空人景海鵬留在艙內,與地面指揮中心保持聯繫。

翟志剛在取下飛船外部試驗樣品後,返回軌道艙,封閉艙門,從而完成了太空艙外活動。中國新華通訊社的報導說,中國太空人完成太空行走是"奧運之後中國人民又一次可以引以為自豪和歡樂的事件",但同時新華社也提醒民眾,中國在這方面還遠遠落後於美國和俄羅斯,"與這些國家相比,中國是後來者,現在才剛剛邁出步伐。"

在世界宇航史上,1965年3月18日,蘇聯太空人阿列克塞‧列昂諾夫第一次出艙進入太空,同年6月5日,美國太空人愛德華‧懷特也實現了太空行走。除了當年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外,後來出艙活動的還有其它國家的太空人,其中有德國太空人漢斯‧施列格爾。但中國的發展速度超過了當年的美蘇,從首次發射載人飛船到太空人太空行走,中國只用了五年。

據媒體報導,太空人翟志剛的宇航服是中國自己開發研製的產品,共耗資440萬美元。而劉伯明的宇航服則與俄羅斯的宇航服幾乎完全一致。新華社曾報導說,俄羅斯專家對太空行走起到了技術支持的作用。但他們究竟提供了那些幫助,現在無從知道。

德國明鏡周刊指出,中國太空人太空行走成功表明,中國成了除美國和俄羅斯以外第三個具有技術能力使太空人出艙進入宇宙的國家,這將為中國建立太空站奠定了基礎,是中國實施航天計劃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