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人是不可超越的最佳東道主

責任編輯:德國之聲中文網2008年8月27日

「官方的嚴肅面孔使北京奧運開始時面臨凍僵的危險,但170萬自願者使奧運獲得了溫暖和友好的面貌。市區戴著自願者臂章的退休人員向客人展示了最美好的笑容,從而使北京展現了自己最好的一面,中國人是不可超越的最佳東道主。」法蘭克福匯報以以上這段話為北京奧運做了總結。德國之聲摘譯如下。

https://p.dw.com/p/F5b0
最佳東道主圖片來源: AP

法蘭克福匯報接下來寫道:"許多人當自願者有利於普及奧林匹克精神,其程度也許甚至超過了體育比賽本身。在中國,體育還不是重要的副業,取得成就的運動員出自體育學校的體制,而不是來自體育協會。在中國的普通社會,體育仍然不受重視,甚至學校也忽視體育。

奧運期間的北京給人以雙重印象。由於禁止私人汽車出行、為奧運封鎖道路,這個城市在暑熱中出奇地空曠,許多人甚至想起了薩斯傳染病肆虐的時代,那時北京城裡好幾個星期空無一人。現在,在本該歡慶的日子裡,北京以安全為由,禁止咖啡館和餐館在外面放置桌椅。

但也有歡慶的場面,奧運場館裡的氣氛很好,即使第一次觀看國際比賽的中國觀眾也受到了激情的感染。只有個別體育項目需要專職啦啦隊來煽動氣氛。至於中國的'粉絲'們主要為中國運動員打氣,無需多說,但他們還沒有學會為其它運動員加油。對日本人以及在外國當教練的中國人發出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但他們並沒有被罵為'賣國賊',現在中國人也把中國教練在外國的成績算在中國頭上。中國報紙歡呼說,'中國人現在更為成熟了'。"

每日鏡報就奧運閉幕發表的評論問道:"我們在奧運期間看到了哪個中國?那裡傳來的圖像矛盾至極。有令人產生好感的中國觀眾和積極投身比賽的運動員,我們看到了世界都市北京及令人傾倒的建築,這些都是經濟崛起大國的象徵。但我們也看到中國醜陋的一面:異議人士和持批評態度的公民在世界公眾面前遭到毆打、被逮捕。國家派出的監督和檢查人員組成的大軍在工作。"該報的評論接著寫道:

"這些圖像很不協調,正因為這樣,這次奧運是中國社會的鏡子。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再是國外對這個13億人口的國家所刻劃的老一套形象。今天,與中國人聊天的人也許會感到吃驚,吃驚的是中國人至少在私下都如此開誠布公地談論社會和政治問題,中國的社會變得如此多層次。在這方面,中國政府說得對:中國人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擁有如此多的個人自由,普通人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能分享國家的富康。

但經濟興旺和社會開放只是中國現實的一部分。與此並行的是自毛澤東時代以來沒有改變的專制警察國家。宣傳機器整齊劃一,法院是共產黨的傀儡。很說明問題的是,北京的當權者即使在有限的奧運期間也不允許不同意見存在。兩萬名來到中國的記者和所有的中國人使用的網路受到檢查,想提請人們注意西藏問題的活躍人士被逮捕、被遞解出境。甚至在為奧運開闢的遊行示威專用公園中,也不允許在'和諧社會'的外表上留下劃痕,沒有一次遊行示威得到批准,僅提出申請就有危險。

中國的共產黨權貴們舉辦奧運有兩個目的。第一個是內政目的。成功組織奧運將加強共產黨政府的合法性,這個目的達到了。大多數中國人對奧運期間的抗議和逮捕全然不知,即使知道,他們也許對此不感興趣。他們昂首挺胸地注視著中國運動員帶來的金牌之雨。經過毛澤東治下的數十年貧窮和混亂之後,他們希望中國在世界上重新佔有自己的'合法'位置。中國領導知道利用這一切,富足生活和民族主義是共產黨把人民與自己粘合起來的粘合劑。

但北京沒有達到第二個、也是更大的目標。全世界有數十億觀眾觀看奧運,中國政府想通過奧運賦予中國新的形象,但北京只成了漂亮的外表。其專制體制一成不變。"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

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