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绿色楷模之城:瑞典生态城哈马比

2010年8月10日

瑞典的生态城市哈马比原计划是作为奥运村而建的。后来瑞典申奥失败,而哈马比却成了欧洲生态界的一颗明星。

https://p.dw.com/p/OhX3
瑞典斯德哥尔摩哈马比城区的港口图像来源: CC/Stefan Eklöf

哈马比距离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只有几公里,现有2. 5万居民,到2015年将达到3.5万居民。如今这里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让人想到,当年的计划是在哈马比建奥运村。城市设计的思路是让居民们能够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或者骑自行车,及实行汽车共享,而不是开着私家车上班。

1990年,早在大众媒体热议气候变化之前,斯德哥尔摩市议会就已经对生态城的建设开始详细规划,其中也包括对下水道进行设计规划。

生态城建成以来,该项目使得斯德哥尔摩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了30%至40%。不过,当初的减排目标是50%。项目的成功也为斯德哥尔摩获得欧盟委员会授予的“2010年欧洲绿色之都”称号做出了贡献。

Hammarby Sjöstad – Schweden
从奥运村到生态明星:哈马比生态城图像来源: Johan Töpel/Image Bank Sweden

堪称楷模的生态明星

在最近于柏林召开的“绿色大转型”国际会议上,玛蕾纳•卡尔松(Malena Karlsson)向各国与会者介绍了哈马比模式。卡尔松在“斯德哥尔摩玻璃屋”工作,这栋大楼里有关于哈马比城区的介绍。据卡尔松说,哈马比的成功,关键在于建设一开始就把生态措施纳入到项目之中。

卡尔松说:“我们光在楼房建筑上就实现了环保目标的75%。”即便居民们原来并没有生态意识,但是,他们一搬到哈马比自然也就有了。

Hammarby Sjöstad – Schweden
哈马比生态城图像来源: CC/La Citta Vita

卡尔松介绍说:“每栋房子里都有一个垃圾回收室。”每户人家有一个垃圾入口,与地下的管道相连,垃圾被吸收到一个中心垃圾站。残剩的食物被加工成沼气,用作公共汽车的燃料。整个垃圾处理系统的炭排量很小,被燃烧的垃圾又可以为房子供暖,而太阳能系统也可以为烧热水提供一半的能源。

哈马比的设计者们也考虑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开辟自然公园和靠近水域对他们来说同样重要。卡尔松说:“我们考虑的是一套整体方案,不只是注意减排二氧化碳。这里有绿地,自然也就有了生物的多样性。”

Hammarby Müllsortierung
哈马比住宅区的垃圾分类图像来源: Envac/Image Bank Sweden

据卡尔松介绍,这套垃圾处理系统还适合在不同时间收集不同的垃圾。这样,同时运送垃圾的车辆也就少了,从而减少发生事故的隐患。此外,该市所有的厕所也都安上了节水阀。

生态城:一个有争议的模式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对建生态城带来的变化持积极态度。两年前,英国就有人提出过抗议。人们担心:大片的土地会成为生态城的牺牲品,自然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非但不能得到保护,反而会受到危害,乡村风光也会被改变。

无论如何,据联合国人居署估计,到2050年全世界将有53亿人生活在城市,这相当于世界人口的70%。

München
慕尼黑的轨道交通图像来源: CC/digital cat

一些城市计划防患于未然,比如慕尼黑,到2025年该市要成为绿色城市,大部分能源将采用可再生能源。为促进公共交通,该市还划定了只有达到一定废气排放标准的汽车才能通行的环保区域。

对于20世纪世界上的其他城市来说,哈马比是个例外。由于化石能源的垂手可得,于是就出现了典型的美国式郊区生活,人们出入必须依靠私家车。而在一些我们没有预料到的地方—— 比如:埃及也出现了这种情况。

以上案例说明,创新城市规划必须得到政界和公民双方的支持才能取得长期成功。卡尔松说:“哈马比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我们实行了整体的规划。”今年十月,斯德哥尔摩将再次展示其环保成就。那时斯德哥尔摩将作为东道主主办“建设可持续性”会议。

作者:Mark Notaras
责编:当远